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兴之痛:基础研究也应“脱虚向实”
作者:陈菊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28 11:16:42  文章录入:梁川  责任编辑:梁川

中兴事件仍在发酵,舆论一片喧嚣。情绪化叫骂或悲情化抗议,并不能让美国对我们格外开恩,更不能让中兴一下子就用上“中国芯”。当情绪左右了我们的思考,就只剩下歇斯底里了,何益?只有正视差距并奋力追赶,才是解决问题之道。美国何以一“芯”封喉?关键在于我们没掌握核心技术。但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并不在于一朝一夕。没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努力和坚持,又谈何容易?

表面上看,芯片的原材料很简单,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沙子,但是要将简单的沙子变成高级的芯片,必须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工艺。由于芯片研发投资周期长,研发所需要的技术实力和对基础研究的要求都非常高,即便有数十年的积累,也不一定能够搞起来。既然靠自己搞太慢,索性“拿来主义”?在看到中兴为之努力的同时,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兴在基础研究上的不足。凤凰财经梳理中兴年报发现,近三年,中兴研发投入平均增速不足5%,研发人员也逐年缩水了,其中2017年研发投入仅为12.96亿元,相较于华为的900亿,这个年营业收入上千亿的上市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实在寒碜!4月20日,在深圳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兴董事长殷一民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这是否也在侧面上印证了中兴长期以来对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如今,美国一封杀,中兴自尝苦果。此事却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就不要奢谈什么技术创新,更不要奢谈什么核心技术攻克。

基础研究之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重大科技成果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脱离了基础研究,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以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驱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庞大基石。爱因斯坦等科学巨人所做的基础研究,直接推动了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研究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正因为如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基础研究”被反复提及,可见,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基础研究将扮演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

中兴之痛,不仅仅在芯片行业。通过中兴事件,我们更应该反思一下我国的基础研究现状。作为基础研究最直接的成果体现,我国的科技论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被引用上,都已雄踞世界第二。科技论文的量升质提固然是一个可喜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实力逐渐增强,但也应该看到,论文的表面繁华难掩基础研究之“虚火”实质,切莫动不动就高呼“厉害了”。

我们呼唤“中国芯”,就应该让基础研究“脱虚向实”。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唯论文论英雄,这直接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在研究上喜欢“蹭热点”、走捷径。而一些周期性长、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课题却鲜有人问津。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就曾公开指出,眼下,一些论文数量、引用率都可以人为提高,很多科研论文沦为“垃圾论文”。这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的科技论文都“世界第二”了,为什么却难以在世界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

真正的创新驱动力,一定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至上,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盲目以论文论英雄,只会让科研越来越功利化,助长基础研究“虚火”。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把他们从挖空心思发论文的窘态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能真正“钻”进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致力于一些原创性、原理性的基础研究。社会也应营造宽松、包容的环境,树立崇尚原始创新的价值导向。如此,科学自由和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回归,科学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创新型国家的建成也将为期不远。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像中兴这样的企业,在基础研究的助力下,能以“中国芯”笑傲世界。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妇女委员会主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