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期,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从我国扶贫工作几十年的实践来看,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和主要依托,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产业扶贫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壮大产业经济规模。“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一方面,产业扶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复制性。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发展产业能有效的提高农村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产业的生产、经营等环节让贫困人群就近就业获得相对稳定的务工收益,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复制性;另一方面,产业扶贫具有很强的造血功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使该部分人群具备增加经济收入的可持续性“造血”功能。因而,产业扶贫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都将相当比重的扶贫资金用于发展地方产业,带动了大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存在产业片面扩大化的做法,随意上马扶贫产业项目或项目缺乏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和技术管理支撑,加上扶贫办法陈旧、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等等,使得宝贵的扶贫资金没有真正用在“刀刃上”,有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户的困难,产业扶贫难以收到实际效果。
独山县基长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产业发展,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抓手,在大力实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教育医疗住房民生“三保障”全覆盖等攻坚工作的同时,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紧盯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大力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致力于帮助群众获得长期稳定的受益增收,破解产业脱贫难题,实现真脱贫、不返贫。充分发挥基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优势,注重采用现代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创办村级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推动产业发展。从而避免散种散养、单打独斗等落后生产方式,切实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打造绿色、科技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特色农业,实现了农业的“接二连三”。独山县基长镇在发展铁皮石斛、刺藜、白芨、玫瑰花、果蔬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桑养蚕,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一、主动而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按照精准扶贫“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的原则,在产业扶贫上要由政府主导实施,精准选择脱贫对象、精准选择脱贫产业,根据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开展产业扶贫,在产业选择上要宜产则产、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忌一刀切、广撒胡椒面。独山县基长镇为了确定扶贫主导产业,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到广西、江浙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充分论证,确定把种桑养蚕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种桑养蚕门槛低、风险小、覆盖面广、扶贫带动性强、见效快、易推广。2016年选择条件相对较差的水岩村进行试种试养,并取得成功。继而2017年下半年决定以水岩、江寨、林盘、董秧和狮山等五个贫困村为重点进行大面积推广。为推动产业扶贫,基长镇党委政府主动而为,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统一思想、协调推进。确定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各村成立由副科级以上镇领导为组长的种桑养蚕发展工作专班,深入村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土地流转等工作。截止至2017年底,通过入股分红或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种桑面积达到6000多亩,并在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成立村级公司(集体),每个村级公司向镇平台公司借资至少100万元以上作为发展资金,三年后返回本金,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公司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示范带动。由镇级公司或龙头企业创办种桑养蚕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解决种桑养蚕所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蚕棚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免费提供给村级公司和农户使用,预计第一批建设蚕棚面积达9万平方米以上。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实脱贫攻坚,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基长镇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派出镇领导担任驻村指导组组长,并由镇领导直接任重点贫困村村支书,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凝心聚力促发展。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产业怎么搞,关键看市场,包括扶贫产业也是一样。政府应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要重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市场主体,而不是过多干预产业本身。因为,产业扶贫最终要通过龙头企业等具备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推动。为了解决市场的问题,基长镇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以种桑养蚕为基础、从事蚕茧及蚕丝产品加工制造的龙头企业——贵州恒盛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带动基长镇群众种植桑树3万亩以上,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实现年产值2亿多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以上。该项目的引进,有效的解决产业扶贫过程中技术、资金、订单及就业等方面问题:一是资金支持。种植户在有担保的情况下可从恒盛公司赊购桑苗、蚕苗、农药和化肥等,在收购蚕茧时再进行扣还,有效缓解前期投入成本。二是订单保证。蚕茧由公司统一收购,确定保底收购价(市场价高于保底收购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低于保底收购价时,按保底价收购),保证销路、降低市场风险。三是技术保障。恒盛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派遣专业技术员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村返聘数名种植户作为本村技术员,技术员由公司负责培训,降低种养风险。四是提供就业岗位。该项目的引进入驻,实现群众就近务工,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三、创新灵活可变的利益联接机制。
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增收受益、实现脱贫不返贫。但是由于受思想观念、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很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对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并不是很积极,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产业带动脱贫致富,基长镇党委政府创新发展,建立灵活可变的利益联接机制,确保农户的根本利益:一是农户(贫困户)可利用自己土地种桑养蚕(自种自养);也可以只种植,把桑叶销售给公司(只种不养)。二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级公司,保底土地成本费并参与分红。三是缺乏劳动力和技术的农户可以直接把土地流转给村(镇)级公司和或者大户。四是对于一部分持观望态度的农户,也可以先把土地流转到村(镇)级公司,当产生经济效益、农户有自己种桑养蚕的意愿后,农户可支付前期投入成本,村(镇)级公司把土地归还给农户自行经营;另外对于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户也可以从村(镇)级公司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获得收益。五是鼓励支持各村成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村级劳务公司,既可为桑苗种植、桑树管护、桑叶采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务工提供劳动力保障,同时也能够实现贫困户就近劳动务工、获得相对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五是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鼓励大户流转土地发展种桑养蚕,带动群众通过入股或务工等形式参与其中获得收益增收。
独山县基长镇按照“政府(主导)+龙头公司(市场)+村级公司(合作社或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主动而为、认真履行党委政府职责、主导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思维、以民为本、建立灵活可变的利益联接机制,有力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发展,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工作,并得到了州县的肯定。相信各级党委政府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建立建全产业精准扶贫机制的意见》,紧扣“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精准发力,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让群众获得长期稳定的受益增收,实现真脱贫、做到不返贫,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实现小康。
(作者系民建会员、中国贸促会黔南支会副会长,现挂职独山县基长镇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