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千年积淀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包括以侗族鼓楼、风雨桥、戏台、寨门为主的民族建筑。笔者所在单位(以下简称笔者)负责实施了大量木质文物修缮或抢修工程。无论通过正式招标聘请有资质的文物企业实施较大的工程,还是直接邀请民间工匠实施小规模项目,都须与侗族民间工匠合作,接触了大量的民间工匠队。
通过潜心观察,笔者发现侗民间工匠队多以传统施工队形式存在,他们在古建、园林及文物工程领域很有竞争力,全国各地均可见到他们的作品。近年来,其规模呈逐步增长之势,在当今经济放缓、就业紧张的情况下,侗族资深工匠仍然“供不应求”,与其它地区的就业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侗族民间根深蒂固的工匠精神是其核心竞争力。
1.黎平侗族民间工匠队概况
1.1组织形式
黎平侗乡活跃着一批数量可观的木作工匠,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人数少则3-5人,多则10-20人甚至更多,以师承、亲缘、地缘、朋友等关系为纽带,不注册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法人组织,自由组合成结构松散的自由经济体,民间称其为“工匠队”或“施工队”。
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经营主体,一般以一名或多名被称为掌墨师[ 掌墨师为侗族木作工匠中的师傅,施工过程中负责为构件原木上着墨划线,因而得名。]的资深工匠为领头人,有的往往还是一个侗歌队、一个侗戏班的班底,掌墨师往往同时又是歌师、戏师或巫师,青年时的“腊汉头”[ 腊汉为侗语音译,意为小伙子,腊汉头为行歌坐夜时男性青年的领头人,往往是唱歌最好、最具有公益心、团队里最优秀的年轻人。]、中年时的“活路头”[ 为侗寨里最勤劳、最有劳动技巧、能够带领村民开展各类劳动的领头人。]。总之,领头人不但工艺精湛,还拥有其它一两项看家本领,并享有崇高的威信。这种立足于传统的经济体,在今天还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1.2分布情况与规模
笔者于2013年参与一个黎平民族民间文化要素调查,发现侗族文化保存越完整、越原真的村寨,其从事建筑木作工艺的人数就越多,占当地体力劳动人口(按每户1人算)比例也越高,一般达20%以上,多者如肇兴镇纪堂侗寨比例达45%,茅贡乡高近侗寨、永从镇中罗村蝉花侗寨比例高达60%。
笔者2016年以来所作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个现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登记了全县52位鼓楼风雨桥制作工艺、木作技艺传承人,主要分布在肇兴、茅贡、尚重等民族文化最浓郁的乡镇,部分村寨如上面所述的肇兴镇纪堂侗寨、永从镇蝉花侗寨、茅贡乡高近侗寨,几近木作专业村。
黎平自古森林茂密,盛产木材,是中国南方28个重要林区县之一。独特的资源禀赋,特有的民族文化,催生了大量民间木作工匠。全县工匠及工匠队数量相当可观,在册登记的传承人只是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少的乡镇400-500人,多的乡镇达1000人左右,成为各乡镇金融机构存款的主要来源。
1.3主要经营范围
侗族民间工匠队主要从事木作建筑,在全国各地承接景观制作、园林古建、房屋装修等工程。尤其是涉及侗族鼓楼、侗族风雨桥、戏台等建筑,项目业主在选择工匠时,往往“言必及黎平”。举世闻名的深圳“锦绣中华”、上海世博园、贵阳红枫湖,以及湖南新晃县城、芷江县城等景区景点,其鼓楼、风雨桥等侗族建筑,均由来自黎平各村寨的工匠队建设。建于铜仁市梵净山景区的寨沙侗寨、玉屏县亚鱼镇的乡愁馆,均由黎平的多个工匠队在短时间内协作完成。
除以木作工匠之外,黎平还存在着数量不菲的其他各种工匠村。水口镇己流行政村,700多户居民中有400多户从事银饰加工行业,其中20户为大户,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产品销售遍及整个侗族地区;雷洞乡德丰侗寨,全寨90多户,90%以上的家庭从事竹编产业,市场覆盖周边侗寨及侗族地区各主要景区景点。
1.4工匠精神对侗族工匠队的积极影响
工匠精神即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表现为工匠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在大小文物、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笔者经常贴近观察各个侗族工匠队,并以上述标准来对照他们,认为大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所有内涵。经笔者反复剖析,认为正是侗族工匠们所拥有的这些内涵和特质,才是他们在建筑市场上深受欢迎、规模不断扩大的深层次原因。
2.侗族民间工匠队工匠精神的外在体现
2.1在工艺追求上永无止境
侗族工匠对工艺的执着追求是与生俱来的。2015-2016年度,在实施李克强总理造访过的蒲洞侗寨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时,需要新建一条长廊和一座戏台,并对总理慰问过的一农宅进行修缮保护。笔者邀请了一支侗族工匠队,并认真观察他们的施工过程,发现无论选料还是构架部件制作,他们都非常用心,无论眼看、专业检测还是手抚,都让人满意。到了最后组装和装好后的检查、打磨、上漆,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瑕疵都绝不放过。
2017年4月,笔者又邀请了一支工匠队抢修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洪州镇草坪鼓楼,涉及窗棂、花格的替换。无论花格样式还是榫接方式,都完全遵从原样。一根半截腐朽的金柱,笔者从资料上和其它工程获得的经验是墩接,再用铁箍两道箍牢,而该工匠队采取特有的方法,将上下两截做成不同方向的十字卡,互相契合连接,无须铁箍即非常牢固和美观。
除木作之外,侗家人在其它方面也精益求精。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每一件银饰都精雕细凿,每一块绣片、花带圴精心编织。近三年来,永从镇中罗村“关秧门”筹备期间,笔者现场观摩当地侗家人的排练,领略歌师对演唱效果的不懈追求,理解侗族大歌这种“清泉闪光的音乐”所凝聚的一代又一代歌师、歌手的辛勤耕耘。
2.2不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在地扪侗寨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利用工程期间,笔者获得省厅和县委、县政府同意,对工程组织方式进行了创新探索,直接邀请当地工匠队参与,减少中间环节。当地工匠是传统村落的缔造者,当然也是资质最高的保护项目施工队伍。
经过一年时间,修缮了所有文物本体——401座粮仓和1座鼓楼,以及3座鼓楼、5座风雨桥、2座卡房,新建1座鼓楼,对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基本工价、材料费和税收,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所有费用不到预算的一半,笔者能够用剩余的资金用于周边村寨的文物、公共建筑的修缮。
为抢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近戏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近田间风雨桥,某拥专业企业编制了修缮方案,并按定额报价,仅戏台就达80万元。因资金来源的原因,笔者请当地工匠编写实施方案并报价,戏台和风雨桥各2万元。工程实施不到一个月完成,不但做工精致,还看不出施工痕迹,真正做到了文物修缮工程“修旧如旧”的高标准要求。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侗族工匠在追求精湛工艺的同时,并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义为先,是侗族工匠精神在品行方面的具体表现。
2.3对天地自然心怀敬畏
侗族信奉万物有灵,认为天地万物均有灵魂,而且灵魂不灭。他们敬畏自然和神灵,把这种敬畏精神融入到骨髓、血液之中。无论从事什么劳作,都要取得神灵的认可,求得神灵的保佑。
侗族工匠敬天畏地,自然就多了一份对包括材料、工具等劳作对象的敬畏。他们认,木材是天地间的灵物,加工过程中就不能亵渎,必须胸怀感恩、忏悔之心,要足够认真、谨慎,才能得到神灵的谅解。虔诚的信仰,发自内心的敬畏,催生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侗族民间工匠队工匠精神的民族属性
3.1民族信仰属性
侗家人认为,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去世后都会成为神灵“保佑”后人。“飞山太公”、“萨玛天岁”都是侗族历史上的人物,去世后都成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主管着侗家人的灵魂寄托和生命关怀。他们还兼任“工匠之神”的角色,受到工匠们的膜拜。
在黎平县九潮镇高寅侗寨,有3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庞大木质民宅,每栋均住有5-7户人家不等,其以倒金字塔的结构、庞大的体量、精细的雕凿驰名侗乡,代表了黎平侗族木作工匠的水平。该村每年举办“班公祭典”,隆重祭祀工匠祖师“班公”。
虔诚的信仰,让侗族工匠把做工视为布施和修行,既“修今生”也“修来世”。他们做工虽为谋生,但也是以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情。
3.2民族伦理属性
侗家人很注重伦理、道德,无论是侗族大歌、琵琶歌,还是侗戏,都有大量宣传侗族伦理、道德的内容。在侗族工匠们的明意识、潜意识里,以高超的技艺、节约的方式为客户做出最精美的产品来,是对自己的起码职业要求。
侗族社会评价一位工匠,不仅看其技艺,更多地考量他的人品。他们认为,一个工匠唯有胸怀一流的心性,才可能拥有一流的技艺。这样的评价体系、职业规范体系下,侗族工匠均将品行修炼、责任强化放在首位。
一位掌墨师说,他们在培养徒弟时,对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远多于技艺的传授。侗族工匠精神,强调品德优先,要求德艺双馨,实际上就是一种以职业操守为基本要求的人本主义精神。
3.3民族制度属性
辛亥革命以前,侗族地区乡村处于完全自治的状态,自治的主要载体是“款”,即宗族、村寨联盟及其盟约。联盟概念下的“款”被当今学术界称“款组织”,即社会治理组织;而盟约概念下的“款”在当代学术界称款约或“习惯法”。时至今日,款约和款组织在一些侗族村寨还或多或少发挥作用,与现代村级组织互为监督和补充。
款约是侗家人的行为规范,也包含有对工匠的约束和要求。笔者记录过一段流传在黎平“四脚牛”地区[ 指黎平县南部的水口、龙额、雷洞三个乡镇全部区域及地坪、洪州的部分区域。]的款约,“建好人家的房屋,造好人家的花桥,竖好人家的鼓楼,是人家的好处,更是你的好处……”对工匠提出了规劝和要求。
在黎平、从江交界的“九洞”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款词,“在人家的房屋上做手脚,在人家的花桥上留缺陷,在人家的鼓楼上耍阴招,害不着人家,害不着别人的子孙,害着你自己,害着了你的子孙……”,对工匠的警告和规范含义更为明显。
3.4民族荣誉属性
侗家人的荣誉意识很强,无论农活、工匠活,还是唱歌、演戏等文化活动,都追求最高境界,以期得到认可和赞赏。一个人如果在某方面做到极致,便能得到广泛的尊敬和赞誉,成为各种场合讴歌的对象,杰出者还成为神祗,受后人供奉、祭祀。
侗家人的荣誉机制既有肯定机制,也有否定机制。如一位工匠所做建筑物出了质量问题或存在明显瑕疵,不仅会成为批评对象或笑柄,还会成为师傅授徒时的反面教材。这种否定效应,促使侗族工匠精益求益,不敢敷衍塞责。
这种荣誉机制激励了一代代侗族匠人,在技艺上精益求精、锐意创新,在操守上循规蹈矩、诚信守法,成就了美轮美奂的侗族建筑,催生了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侗族民营经营体。
4.侗族民间工匠队所面临的现代困境
4.1工程资质管理体制的制约
传统侗族社会有一套特殊的“资质”体系,无须颁证,以工匠的业绩和操守为依据,“资质”高低全凭口碑,依托社会成员对工匠队的施工水平和职业操守的认同程度。
目前,我国的资质管理体制以现代法人为核心,拥有施工资质的主体必须是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自然人只能通过考试、考评获得某种资格。而木作、石作等工匠属手工工艺,尚无可以量化的考核体系,工匠个人无法通过客观的考核体系获得资质或资格,必须依附于具有不同层级施工资质的现代法人。
以现有的资质管理体制,法人的资质与组成人员的资格相关性不大,工匠便成了法人的附庸,失去了其通过提高技艺和注重个人操守获得社会认同的机制。这种体制,难以激励工匠个人弘扬工匠精神,也是侗族民间工匠队发展的制约因素。
4.2逐利心态的潜移墨化
过去,侗族社会成员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欲望并不强烈,只要满足全家生存生活必需即可。而当今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侗族地区所受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侗族工匠中的“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精神领域的激励作用开始弱化。
在与侗族民间工匠队的合作中,笔者也偶尔发现部份工匠偷工减料的情况。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逷止,侗族工匠们特有的工匠精神也将逐步弱化。而工匠精神作为侗族民间工匠队的存在土壤,也将越来越脊薄,一旦超过临界值,侗族民间工匠队将难以为继。
4.3传统民族属性的淡化
当今交通方便,传媒发达,社会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均日新月异,各种新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不断滋生,与传统碰撞、冲击,文化趋同。与其他民族一样,侗族的民族属性也日趋淡化。
多年来的国民教育、舆论宣传、“文革”因素,等等,加剧了民族信仰属性的缺失;急功近利、财富追求等社会意识的强化,都正在导致民族伦理属性的弱化;当代社会一方面文化趋同,另一方面社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导致了荣誉体系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侗族民间工匠队民族属性的淡化,无疑将弱化其特有的民族标识和工匠精神标识,逐渐失去竞争力。
5.侗族民间工匠队可持续发展思考
5.1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工匠个人或群体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与工匠个人、群体的技术追求和职业操守紧密相关。要实现侗族民间工匠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
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不但需要工匠个人把外在的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人生认同,更需要社会管理者将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使其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法律、行政全方位发力,多管齐下,使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本能。
5.2高举民族文化大旗
工匠个人的工艺水平和职业操守是侗族工匠队的品牌标识,是侗族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标识根植于侗族文化的土壤,一旦失去这种土壤,标识也就不复存在。因而,高举民族文化大旗,弘扬侗族文化,才能够保持侗族工匠队的品牌标识。
民族信仰是民族文化的基础,诸多文化元素由此衍生而来。信仰体系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体系的突变。要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非常有必要维护甚至重建传统信仰体系。维护侗族传统信仰体系,也需要有关部门从政治、法律上保护信仰自由,并宣传和倡导传统信仰体系中的积极、合理因素,使其得到传承和保护。
5.3积极积累个人工匠精神信用存量
对于工匠个人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民间工匠队来说,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职业信用征集系统,即社会的口碑。网络时代,这种口碑将成为“大数据”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工匠、每一支民间工匠队,实际上都有一本工匠精神的无形“存折”。
因为无形“存折”的存在,工匠个人、民间工匠队,只有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技艺,坚守职业伦理,不断增加自己“存折”里的工匠精神余额,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匠精神成就了侗族民间工匠队。目前侗族民间工匠队所面临的挑战,其实质就是工匠精神的逐步缺失。弘扬传统工匠精神、维护工匠精神存在的土壤,就是保持侗族工匠队原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侗族民间工匠队长期发展、侗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系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文物局局长)